杏坛躬耕丨“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” ——记昌乐一中优秀教师孙芹花
孙芹花,昌乐一中初一语文备课组长。工作十载,她一直秉承着“爱心教育”的理念,让学生在提升自己语文素养的同时,学会悦纳自己。从教以来,她一直以校为家,兢兢业业,诠释了一名昌一人对教育的虔诚和热爱。
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
“做老师,那是在我孩提时代就生根的梦想。”孙老师如是说。
在那个闭塞的小山村,上学,是所有父母对自己孩子最大的期望。因为他们深知,要想走出这片大山,唯有读书一条出路。那一年,七岁的她扎着母亲精心梳理的纱巾小辫儿,迈进了那方大人们眼中的圣土。
也是在那里,她遇到了自己求学路上的第一位老师——英老师。她说,二十多年了,英老师的样子一直刻在她的心底:齐耳的短发,素雅的白裙,还有那双一直眯成月牙的眼睛。在英老师身上,她看到了爱心,学到了智慧,感受到了最温柔却又最坚韧的力量。于是,她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——做一个像英老师一样的好老师!
岁月倥偬,时光蹁跹,二十余载悄然而过,她真的成为了一名教师,所以她格外的珍惜,珍惜这方校园,这三尺讲台,还有这群可爱的孩子们!
细心引领,浇灌花开灿烂
“初中的孩子,总是单纯善良到让人感动。”孙老师时常这样说。
每年开学季,初一孩子都要经历一次艰难的洗礼——军训。烈日下,他们小小的身躯就那样立在那里,任凭苦咸的汗水顺着额头一路流进眼睛,任凭小脸蛋儿从嫩白到黢黑再到爆皮,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。短暂的休息时间,还要忙着帮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孩子打水,忙着和小伙伴互相鼓励。
远足火山口,一百多里的路程,没有人叫苦,没有人叫累。只有互相搀扶的背影和小小肩膀上扛起的三四个背包,永远定格在照片里。
或许由于背负了家人太多的期望,孩子们对自己总是那么的不满意。瘦瘦小小的小娟,成绩很棒,性格温柔,但却总是自卑于自己贫寒的家境和不够白皙的皮肤;白净懂事的小轩,总是像小刺猬一样小心翼翼地对待一切,稍有风吹草动,就立刻用虚假的强悍武装自己,刺伤别人也刺伤自己,她甚至一度沉浸在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,所以父母才会分开的漩涡里……
作家路遥说:“生活不能叫人处处满意。但即使这样,我们也要不断尝试,不能被世俗的眼光给绑架。打破禁锢,活出属于自己的骄傲与精彩。”
孙老师,是他们的老师,更是他们的知心花儿姐,带着他们走一步,再走一步,一直走到他们内心坚强,脸上笑容灿烂……
潜心课堂,语文教学绽芬芳
“育人,要育品,也要育学。课堂,是一个教师的底气。”孙老师总是这样告诫自己。
语文,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写写字词、背背古诗。要会听、会说、会读、还要会写。学好语文,唯有多听、多说、多读、多写;听当晓之事,说当说之话,读可读之书,写能写之文。一个好的语文教师,必然应该遵循着这样的教育规律,不断的学习、探索、提升自己。
一节课,从初读教材,到学习教参,再到研读名家课堂实录;一种文体,从经验的唤醒,到专家专著的磨砺,再到自己的融汇贯通;一个学期,从目标的设定,到单元的细化,再到每一堂课的落实……每一个点滴,都凝聚着辛苦与血汗。
教师的身体力行,是给孩子的最好示范。昌乐县诗文诵读活动三等奖,昌乐县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,昌乐县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,昌乐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,昌乐县立德树人标兵,昌乐县政府成果奖,潍坊市优秀教学法二等奖……这些都见证了孙老师的成长。
“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。”她说,十载春秋一路走来,她的成长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,凝聚着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厚爱,她会不忘初心,把对教育的这份爱和深情传递下去。她深知自己的教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,但她信心百倍,三尺讲坛上的她,会一如既往地沿着这条育人路砥砺前行,默默奉献,让满园花蕾绽放得更娇艳!
编辑:潘超